風機后續的維修維護業務商機無限
2018-10-12
導讀: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明陽風電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傳衛建議,要引導和支持風電裝備制造業健康發展。他指出,當前風電裝備制造企業普遍面臨盈利困境,難以保障在產品質量提升和技術創新方面上的投資。風電設備質量不穩定,令很多風電場業主紛紛對國產機組質量表示擔憂,紛紛要求延長質保期服務。售后服務成本大幅上升使風電制造企業不堪重負。
張傳衛的上述言論可謂一針見血,也彰顯了業界良心。
如今,有著世界第一的風電裝機量的中國卻沒有世界一流的風機質量。
風機后續的維修維護業務釋放巨大商機
對國產風機質量的擔憂正慢慢侵蝕著中國整個風電開發產業鏈的的信心和健康。這一擔憂也催熱了國內風電場運行維護市場。
不論是喜事兒還是悲哀,風電運維市場都在不斷擴大,但分羹這塊市場也并非易事。
風電運維市場釋放巨大商機
在經歷了十幾年的快速發展之后,我國的風電裝機量做到了超英超美,穩居全球裝機量首位。
當質的進步難以追上量的飛越,我國風電裝機量的世界第一,反而讓行業的諸多問題愈發暴露出來。風場業主對國產機組質量的擔憂,甚至要求延長質保期便是行業不信任的最生動體現。
通常,風機的質保期為2到5年,在質保期內,風機整機制造商會負責全程維修服務,新機組的維護費用也較低。但對于壽命長達20年的風機設備,使用年頭越長越容易出問題,對專業運維公司的高技術要求愈發強烈。
風電發展至今,越來越多的風機已經出質保期,后續的維修維護業務將釋放出巨大的市場空間。業內有估計稱,我國風電運營維護市場空間可高達上千億元。
北京協合運維華東檢修基地籌建負責人崔旭稱:幾年前,中國風電集團就已經預想到運維這塊市場潛力很大,成立協合運維風電技術有限公司就是在為這個大市場做準備。
雖然早有準備,但要吃到運維市場這塊蛋糕并非易事。崔旭坦陳,雖然市場很大,但目前開發難度也較大,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轉載:互聯網